网络消费,绕开那些坑-凯时app登录首页
编辑:andy 时间:2018.01.09 10:23
当前,消费对经济的拉动作用日渐凸显。与此同时,消费者权益意识愈加增强,消费维权舆情热点频发。1月8日,中消协联合人民网舆情数据中心发布的《2017年十大消费维权舆情热点显示,老年保健品、校园贷、共享单车、网络订餐、酒店卫生、网约车、预付卡消费、电子商务法、刷单炒信、ota企业捆绑销售等十大关键词在消费舆论场上最有社会影响力。
消费者投诉热点、维权舆情热点当前呈现出哪些特点?近年来有哪些变化?背后反映了哪些消费新动向?
网络消费成维权高发领域
“《热点》体现出一个明显趋势,即网络消费者权益维护成为2017年度的最大特征,除了酒店卫生和保健品外,八个热点都与互联网相关。百瑞赢表示,这说明消费者权益保护责任,已经由传统商家转移到网络平台,这要求必须统筹线上和线下。
2016年下半年,地方网约车新政陆续出台实施,网约车进入发展新元年。新规落地不可避免地引发了网约车价格回归应有水平的正常阵痛,但有关企业“任性加价”的问题也被消费者集中投诉。《分析》显示,“网约车”投诉成新热点,服务标准需完善位居投诉第五位。而在《热点》中,网约车成为第六位被消费者控诉的对象。舆论认为,网约车作为“互联网 出租车 交通”的新模式,涉及人民群众切身利益,各方需共同努力,不断总结、完善,适时开展评估,推进网约车行业的规范发展。
“这几年,关于服务类的投诉在增加,但关于产品质量的投诉呈现下滑趋势,这与整体经济发展趋势是相符合的。”董祝礼说,随着消费升级,人们对社会生活服务类需求越来越大,数量上要求更多、质量上要求更高,巨大的需求推动着相关服务供给的井喷式增长。
“从这几年消费关注热点、消费投诉高发区反推来看,人们的安全权、医药食品等生存性消费基本满足,教育类等发展性消费不断拓展,旅游、度假、美容美发等享受型消费蓬勃兴起,消费结构全面升级,消费对经济的拉动潜能全面释放。”
“对权益的关心,是维权的基础。只有消费者成熟,市场才会成熟。”刘俊海认为,公众参与度大幅度提升,能够倒逼监管部门见贤思齐,弥补行政监管的短板,避免监管盲区、监管套利现象产生。
侵权更为隐蔽,监管还需瞄准三对关系
“2017年反映出来的这些网络消费者权益保护问题,在立法上必须予以体现,特别是电子商务法。”朱巍表示,随着技术进步,新问题层出不穷。包括押金问题、网络订餐、预付费、刷信等问题,都反映出仅靠平台自律很难实现,必须要加强监管。此外,未来的监管重点是建立商家、平台、消费者互相评价的信用体系。
“